<<首页>>
  语言文字网首页  
工作动态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标准规范|

普通话音系介绍

发布日期:2007-4-17

   语音的结构单位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音节和音素
   音节 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和辅音
   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 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如a、o、u。
   辅音 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声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媚mèi”开头的“m”就是声母。“二è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它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鼻韵母有鼻辅音n或ng作韵尾)。比如:“发达fādá”的a,“机器jīqì”的i,“电线diànxiàn”的ian就是韵母。韵母是每个音节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没有韵母,就不能构成音节。韵母里面分韵头、韵腹、韵尾。比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如i、a。做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如ia、ua、üe。做韵尾的只有元音i、o(u)和辅音n、ng,如:ai、ao、an、ang。
   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是由音高决定的。比如:“辉huī”、“回huí”、“毁huǐ”、“惠huì”四个音节的声母都是h,韵母都是ui,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所以,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一个音节没有标上声调,这个音节就毫无意义,好像一个人没有生命。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相拼构成的基本音节(包括零声母音节)有400多个,加上声调的区别有1200多个音节。这1200音节的能量非常大,它构成我们语言里成千上万的词。
普通话音系介绍(二)
普通话音系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音系就是北京音系。
   (一)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例如:“布bù”和“铺pù”,“变biàn”和“骗pià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普通话能区别意义的音素有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构成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元音音素:
   舌面元音: 前元音 i衣 ü 迂 ê
         央元音 a啊
         后元音 o喔 e婀 u乌
   舌尖元音: 舌尖前 -i(zi资 ci疵 si韵母)
         舌尖后 -i(zhi知 chi吃 shi诗 ri日的韵母)
   卷舌元音: er儿
   这10个元音在构成音节时有选择性。舌尖前元音-i只跟z c s拼合构成音节,舌尖后元音-i蛤zh ch sh r拼合构成音节。ê、er能自成音节、不直接跟辅音相拼。其他元音既能跟辅音相拼,也能自成音节。
   辅音音素:
   塞音 b p d t g k
   塞擦音 z c zh ch j q
   擦音 f s sh r x h
   鼻音 m n ng
   边音 l
   辅音音素中的m、n、ng三个鼻音,在某些方言里可以独立成音节。比如,有些地方称“妈妈”为“m ma”。称“你”为“n”,称“五”为“ng”。普通话中有叹词“喑欠 hm”、“哼hng”等纯辅音音节。这是个别的现象。

  (二)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
   声母 上面所列的22个辅音,除ng不作声母外,其余21个都作声母。
   韵母 39个韵母按它们的结构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10个,上列10个元音都作单韵母。
   ****复韵母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
   iao iou uai uei 
   ****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复合而成。有: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l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üan ün
   声调4类
   1.阴平念高平调。如:飞妈书家音乒;
   2.阳平念高升调。如:池河神床笛重;
   3.上声念低降升调。如:马把始可果表;
   4.去声念高降调。如:电灭醉亚进贡。
   音素系统和声韵调系统,都可以用来说明汉语的语音结构。这两套系统可以结合,但不能混淆。比如: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等
于声母,因为辅音除作声母外,还可以作韵母的一部分--韵尾。韵母虽然主要是由元音充当的,但韵母不等于元音,因为韵母里面还有辅音

   和汉语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跟英、法等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
普通话韵的单韵母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ê、i、u、ü、-i(前)、-i(后)、er。
   1、舌面元音:
   a发音时,口腔大开,舌头前伸,舌位低,舌头居中,嘴唇呈自然状态。如“沙发”、“打靶”的韵母。
   o发音时,口腔半合,知位半高,舌头后缩,嘴唇拢圆。如“波”、“泼”的韵母。
   e发音状况大体象o,只是双唇自然展开成扁形。如“歌”、“苛”、“喝”的韵母。
   ê发音时,口腔半开,舌位半低,舌头前伸,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自然展开,唇形不圆。如“”的读音。在普通话里,ê很少单独使用,经常出现在i、ü的后面,在i、  ü后面时,书写要省去符号“∧”。
   i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前伸,前舌面上升接近硬腭,气流通路狭窄,但不发生摩擦,嘴角向两边展开,呈扁平状。如“低”、“体”的韵母。
   u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后缩,后舌面上升接近硬腭,气流通路狭窄,但不发生摩擦,嘴唇拢圆成一小孔。如“图书”、“互助”的韵母。
   ü发音时,口腔开度很小,舌头前伸,前舌面上升接近硬腭,但气流通过时不发生摩擦,嘴唇拢圆成一小孔。发音情况和i基本相同,区别是ü嘴唇是圆的,i嘴唇是扁的。如“语句”、“盱眙”的韵母。 
   2、舌尖元音:
   -i(前)发音时,舌尖前伸,对着上齿背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不发生摩擦,嘴唇向两过展开。用普通话念“私”并延长,字音后面的部分便是-i(前)。这个韵母只跟z、c、s配合,不和任何其他声母相拼,也不能自音节。如“资”、“此”、“思”的韵母。
   -i(后)发音时,舌尖上翘,对着硬腭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不发生磨摩,嘴角向两边展开。用普通话念“师”并延长,字音后面的部分便是-i(后)。这个韵母只跟zh、ch、sh、r配合,不与其他声母相拼,也不能自成音节。如“知”、“吃”、“诗”的韵母。 
   3、卷舌元音:
   er发音时,口腔半开,开口度比ê略小,舌位居中,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的同时,舌尖向硬腭轻轻卷起,不是先发e,然后卷舌,而是发e的同时舌尖卷起。“er”中的r不代表音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er只能自成音节,不和任何声母相拼。如“儿”、“耳”、“二”字的韵母。
   普通话同国语、华语是一回事吗?
   这三种称说指的都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中国的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三种称说,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当然,这三种称说从来源和使用范围上看,又有一定的差别。
   “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语言学者使用。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运动”中就提出了推行与文言、方言相对的各省通用之语“普通话”的构想。后来,黎锦熙、瞿秋白、鲁迅等陆续对“普通话”有过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1982年我国宪法更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语”这个名称也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1909年(宣统元年),清朝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1910年,资政院议员江谦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了“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主张。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沿用“国语”这种称说,台湾至今仍这样使用。
   “华语”是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对汉语通用语的称说。在那里,这样称说汉语是恰当的。如果用“普通话”来称说汉语,它在表达同宗同源方面就不如“华语”那样强烈。如果用“国语”来称说汉语,就更不合适了。因为在那些国家,汉语不一定就是官方语言,或者并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推广普及普通话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儿童少年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学校普及普通话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根本途径。早在1950年,教育部就明确规定:“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1956年则规定“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应该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规律,掌握足够的词汇,学会标准的发音……基本上能运用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至80年代则进一步明确要求:“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学会说普通话,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90年代以来,国家更加重视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规定中小学必须做到各科教学和集体活动使用普通话,进而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最近,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培养目标、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党政机关在全社会普及普通话方面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公务员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在公务活动中自觉说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不仅是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能力,更是具有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可以对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发挥带头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多次指出“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最近发出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检察系统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当前,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公务场合坚持说普通话的领导干部,为党政机关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广播电视等有声传媒对全社会有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力,应当成为普及普通话的榜样。国家要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普通话为播音用语,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一级,其中国家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广播电视除了把普通话作为播音用语外,还应当积极宣传推广普通话,支持和参与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
   公共服务行业(如商业、交通、铁路、民航、邮电、金融餐饮、旅游、医院、律师、中介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应当成为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窗口。面向人民群众的服务应当规范、文明,能不能使用国家的通用语言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外地客人服务,是行业员工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店家、行业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因此,掌握和使用普通话应当成为公共服务行业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重要领域,这四个领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好了,全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就有了广泛的坚实的基础,2010年在全国初步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普通话水平这样测试
   等级划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共分为三级,每级又划分为两等,即甲等和乙等。
   一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便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词汇、语法极少有误。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情况。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有时听不懂其谈话。

  具体内容和方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共分为五个测试项。总分是100分。
   第一项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目的是考查应试人的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声调的发音。
   第二项 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是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第三项 朗读。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朗读作品中仁选。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第四项 判断测试。目的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选列10组普通话与方言说法不同的词语,由应试人判断哪种说法是普通话的词语。
   (2)抽选5个量词,同时列出可以与之搭配的10个名词,由应试人现场组合。
   (3)编制5组普通话与方言在语序或表达方式上不一致的短语或短句,由应试人判定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形式。
   第五项 说话。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是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的话题。
   什么是ZHC?
   ZHC是“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汉语拼音缩写。ZHC 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ZHC是考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能力的国家级测试。合格者可以获得OSTA颁发的“国家职业汉语等级证书”。
   ZHC是一项核心职业技能测试,面向所有就业者。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运用汉语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职业汉语交际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
   ZHC是测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汉语能力的国家级职业核心能力测试。
   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
   职业汉语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
   ZHC不同于其他语文考试,它着重测查语言能力而非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普通话是怎样来的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朋友》,是1917年2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二卷六号上的一首白话诗,作者是胡适。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提倡白话文,此文被认为是中国文学革命的第一声进军号角。1918年1月起,当时正由北大6名教授编辑的《新青年》开始完全用白话文刊行。
   1918年11月2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统一汉字读音,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套“汉语字母”。1920年1月12日,教育部发布训令,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国语从当年秋季起用白话文取代古文。同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采用很快扩展到中等以上学校。
   1928年,教育部下设“国语统一筹备会”,发布“各省市县推行注音符号办法”,提出目标是:“应当在最短时间,使全国识字的人利用注音符号,教导全国不识字的人从使用注音符号,进而认识文字,以达到全国人人识字的目的。”同时,采用许多宣传方法,如每年印发注音字母单张和年历约10万张以上,并在行人多、繁华地点的墙壁上油刷注音字母。上图为1928年拍摄的北京天安门西墙的照片,墙上十分醒目地书有一份文件:右侧开头为“国语统一,言文一致”,随后是文件标题“注音字母”,接着即为注音字母表的40个字母,落款应该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会”。
   1955年“国语”改称“普通话”。50年代开始,白话文又有新的发展:废除“等因奉此”的文言公文,公文一律改为白话;废除半文半白的“新闻体”,提倡报纸文章口语化;大量出版用白话翻译文言的古书。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它是“国语罗马字”的简化和改进。小学生入学首先学习拼音,利用拼音学习汉字。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在辛亥革命以前,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国家意识的高涨,便改官话为“国语”。之后,海内外又兴起了“普通话”、“汉语”、“华语”、“中国话”等叫法。现在,对于汉民族共同语这个概念,中国大陆都叫“普通话”,台湾叫“国语”,港澳地区过去称“国语”,现在也逐渐改称“普通话”,新加坡和其他一些海外华人社区多数称为“华语”。普通话、国语、华语三者名异实同,都是指以中国大陆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中国话。
   作为民族共同语,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范。但是,从辛亥革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它的含义始终是不明确的,有的人甚至把带有入声的或分尖团的话,也叫做普通话。这种“普通话”实际上就是以北京话为主体的所谓“蓝青官话”。
   民族共同语的建设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指出“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使思想为群众所正确地掌握,才能产生正确的物质的力量。”为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语言,《人民日报》还从当天起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与此同时,我国的报刊、书籍、公文、政令完全统一使用“白话”,广播、电影和话剧也都使用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这就在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为普通话标准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成功地解决了汉民族共同语中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一,给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确立了十分明确的规范(标准),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第二,在全国各地推广普通话,使民族共同语不仅要在书面上,还要在口语中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让共同语发挥它在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学术会议的这两个成果在1956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被确定下来。从此以后,“汉民族共同语”就有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普通话”中“普通”二字的含义是“普遍”、“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已于1982年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什么是普通话声调?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的每个音阶都有着自己的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的音高和唱歌、乐曲的音高是不一样的,声调的音高是相对音高,而唱歌、乐曲的音高是绝对音高。声调的音高是渐变的、滑动的。声调在汉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着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mā”和“马mǎ”这两个音节唯一的区别就是声调,我们就是靠它们不同的声调来区别它们的意义的。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画一个竖标,等分为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念高平调,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例如:“春天花开”的声调就是。(2)阳平:念中升调,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3到5,写作35。例如:“人民团结”的声调就是。(3)上声:念降升调,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是从2起音,先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例如:“远”、“景”、“美”、“好”的声调就是。(4)去声:念高降调,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例如:“胜”、“利”、“在”、“望”的声调就是。

  什么是普通话声母?
   声母是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共有21个,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七组: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汉字中有的音节没有声母,如:“语言”yǔ yán(拼式中的“y”是隔音字母,不是声母)这种情况叫零声母,这种音节叫零声母音节。
   什么是普通话韵母?
   韵母是汉字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按构成成分可分为三类:
   (1)单韵母:即单元音韵母,共10个。其中,舌面元音7个:a o e ê i u ü ;舌尖元音两个:-i(前),-i(后);卷舌元音1个:er
   (2)复韵母:即复元音韵母,共13个。其中前响复韵母4个:ai ei ao ou;后响复韵母5个:ia ie ua uo üe;中响复韵母4个:iao iou uai uei。

  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国文化素质的提高。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步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以学校为例,首先要求语文课用普通话,然后提出各科教学都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继而再要求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即使是这样,也允许师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场合讲方言。有人提出“在家也要说普通话,不能讲方言”。当然,在家里愿意讲普通话更好,可以更快地提高普通话水平,但是,我们并不强迫人们这样做。必须指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容易引起方言区人们的反感,并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有些人把方言看成是“县以下的人才说的”低级的、落后的语言,这是错误的。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
   40年来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使各个方言已经发生变化,在语音、词汇方面都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原先那种很纯正的方言几乎不存在了。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原来根本没有的一些其他方言中的词也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垃圾”“过硬”“敲竹杠”等。

   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并不意味着北京语音的一切东西都是标准。例如:“我和你”“太贵”中的“和”读作hài,“太”读作tuī就不能成为普通话的标准音。此外,北京话中的吃字现象,儿话现象也很严重。例如:在北京话中“不知道”中的“知”和“我们”中的“我”常常有吃字现象,再如:地名“北新桥”,北京人往往读作“北音桥儿”。
   另外,北京话中一些太土俗的词普通话也不吸收,例如:北京话把“太阳”叫“老爷儿”,把“跑”叫“撒丫子”,普通话中吸收了“太阳”和“跑”。
   我们的学习榜样应该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和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任意一个北京老头儿老太太的北京话。

   哪些词常读轻声?
   新词、科学术语一般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音节的。下面一些成分在普通话中通常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吧、嘛、呢、啊”等。
如:壮丽的 愉快的 跑得快 站着 算了 看过 休息吧 好嘛 他呢 来啊 算了吧
   (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的第二个音节。如:妈妈 星星 坐坐 合计合计
   (3)夹在动词当中的“一”或“不”。如瞧一瞧 来不来
   (4)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多数的“们”等。如:桌子 舌头 孩子们
   (5)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有时读轻声。如:桌子上 屋里 这边
   (6)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 去 起来下去”等。
如:拿来 进来 下去 看起来 走下去 夺回来
   (7)量词“个”常读轻声,如:这个 三个
   (8)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如:太阳 玻璃 耳朵 窗户等。
   (常用轻声词,要参潘家懿主编《新编普通话训练教程》第382页《常用轻声词》)

  汉字有多少?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准确数字。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目。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否就是考文化水平或者考口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4、 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6、 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7、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8、 推广普及普通话,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9、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普及普通话。
  10、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11、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2、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
  13、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14、 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15、 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
  16、 让您的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
  17、 新闻媒体要做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8、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9、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20、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学院地址:呼兰路883号 电话:56996296 传真:56996296 邮编:200431 网址:http://www.scp.edu.cn/ 邮件地址:bgscs@shedu.net
访问人数:67929
Copyright © Shanghai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